青岛历史城区已初步实现潮流场域再造,正向街区全面提质运营迈进
310个业态“混搭”,“潮”起老城正青春
青岛历史城区成“超级接口”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老城会场
●将围绕食、游、购、娱4个主题策划实施20项活动,啤酒文化将与历史场景深度融合
●沉浸式“百年中山路”主题秀、光影秀、巡游舞队等将轮番上阵,“食、游、购、娱”各主题活动不间断,打造“白天畅饮、深夜狂欢”的全时段体验
里院喜剧节
●将在下半年重磅回归,脱口秀、即兴喜剧、互动游戏等轻量化、高参与度的活动将陆续登场
●从单纯做活动向全域文旅生态转型,将联动周边咖啡馆、民宿推出“喜剧套餐”,开发“喜剧+市集”“喜剧+夜游”等复合业态;加快“里院喜剧节”IP化运营与衍生开发,推出专属IP形象及文创
在老城体味“潮”生活,已成为青岛Citywalk最时髦的打开方式。
夏日老城的热闹,来得要早些:早晨8点,劈柴院的铁锅嗞嗞作响,金黄酥脆的锅贴、香气四溢的烤鱿鱼挑动着行人的味蕾;手提袋装啤酒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在斑驳的砖墙前定格着独属老城的松弛感;而那些深谙“流量密码”的潮人,早已按小红书上的攻略精准“卡位”,直奔心仪的网红店。
待华灯初上,这些青春的身影又转场至街角的酒馆、剧场,摇晃的酒杯映衬着暖黄的灯光,脱口秀演员的妙语引发阵阵笑声。也有人选择在街边驻足,听一曲吉他弹唱,任海风轻拂,将岛城夏夜的惬意揉进记忆。
细察之下,围绕聚合“业”、打造“场”的探索和尝试,青岛历史城区已初步实现潮流场域再造,310个涵盖餐饮、民宿、文创等领域的业态集聚。百年里院变身演艺场、老字号和新国潮碰撞,“业态混搭”的化学反应催生出由内而外的时尚蜕变,传递出老城复兴的核心逻辑:能留住年轻人的地方,自然会生长出未来。
如今,青岛历史城区发展正迎来关键转折——从历史建筑修缮、业态招引迈向街区全面提质运营。但无论叙事如何演进,以潮趣业态与“Z世代”展开持续对话始终是核心命题。
业态多元,老城更“潮”更耐逛
从大数据及线下调研的客流分析来看,当前青岛历史城区主流群体为18至35岁的人群。百年老城何以成年轻人新宠?答案藏在“不按套路出牌”的潮趣业态中。
“这里的文创产品既精致又充满创意,让人爱不释手。”在C^3文创西厂的马赛克水池边,来自宁夏的游客孙倩倩正兴致勃勃地用渔网捕捞毛绒海鲜玩偶。这家于今年“五一”假期新开的设计师文创集合店,旺季日均客流千余人,创意冰箱贴单日销售量最多时超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