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1年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举办以来,在啤酒节上拍摄的老照片,或收藏的历届啤酒节门票,文化衫、节目单、纪念徽章等,无论是原件还是精心保存的翻拍、扫描件,只要它们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价值,都是我们渴望收集的宝贵记忆,期待您的分享……”近日,由啤酒节崂山会场发起的一场征集活动引起不少网友关注,优秀作品将有机会纳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推介活动,并受邀参加啤酒节闭幕式。 这只是本届啤酒节浓郁文化气息的一个缩影。眼下,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会期已经过半。在崂山会场,琳琅满目的啤酒与美食固然令人流连,精彩纷呈的非遗展演、创意十足的艺术表演,以及独具青岛韵味的文化展示活动,同样轮番上演,让市民游客在举杯畅饮之余,也能深度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发展魅力,全方位沉浸在这场“文化味”十足的夏日盛宴之中。 打造“可带走的崂山记忆” “小时候是老人牵着我逛啤酒节,如今是我带着孩子来感受这份热闹,不知不觉啤酒节已经举办第35届了。”在世纪广场南广场的“一杯沧海、情醉岛城”青岛国际啤酒节博物展前,市民张女士正指着展板,给孩子讲述啤酒节创办以来的精彩瞬间。 记者留意到,这处展区共设置有“醉前言”“醉嗨啤”“醉开放”“醉豪情”等8块主题展板,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影像记录和实物展陈等,将首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创办以来的精彩时刻一一呈现,让市民游客畅享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能细细品味这一城市节庆品牌一路走来的历程。 崂山会场里,各类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来青岛旅游,总要带点纪念品回去。这款贝雕产品就不错,既显城市特色,又有文化底蕴。”在世纪广场北广场的一处文创商店,来自哈尔滨的游客刘梅对一件由贝壳雕刻的文创产品爱不释手。啤酒节崂山会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划分了青岛印象、崂山特色、非遗技艺、科技产品等七大类分区,汇集了崂山十二景衍生品、啤酒节主题周边、非遗手造精品等近百种特色商品。从历史、艺术、文创等多个维度,串联起崂山的山海美学与啤酒节的节庆基因,打造一份‘可带走的崂山记忆’。”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让啤酒节的底蕴更“香醇”。本届啤酒节,与世纪广场啤酒城比邻而居的青岛市博物馆不再是看热闹的“旁观者”,而是化身深度参与的“好搭档”—— 7月19日至8月10日期间,每周六、周日,啤酒节崂山会场都将联动青岛市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文明守护者”主题闯关活动。该活动通过巧妙融合“剧本杀+手动任务打卡+文博互动任务”形式,将北魏石佛造像、宋钧窑鼓式瓷洗、明正统版万历刊《道藏》这3件青岛市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搬进啤酒城”,通过光影艺术、互动展演、沉浸式体验等多元方式让历史文物“活”起来,实现了文化与潮流的精彩对话。“非常有趣,也特别有意义,这种新颖的形式让我们在轻松玩乐中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游客小唐笑着说。 白天,游客可徜徉于青岛市博物馆,感受千年文物的厚重历史;晚上,走出博物馆大门,就能直接融入世纪广场啤酒城的激情狂欢夜……“馆内白天客流量保持在2000人次上下,周末可达3000人次。市民游客既能体验到青岛国际啤酒节的节日活力,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带来的深沉滋养。”青岛市博物馆开放服务部主任项顼说。 “在金家岭街道之夜现场,我们推出的钥匙扣、发卡、玩偶等毛线钩织文创作品备受游客青睐,不少人都现场购买。”在金家岭街道幸福石岭非遗创益工坊相关负责人仇哲艳看来,啤酒节这一平台不仅助力传统技艺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了妇女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跃升,更通过创新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从啤酒节博物展的时代记忆,到潮玩街区的手造体验,再到“博物馆奇妙夜”的探索之旅,本届啤酒节,崂山会场精心打造时尚文创、非遗展演、手造体验等特色板块,诚邀市民游客共同品味这杯历经35年时间酿制的“醉美香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欢迎光临 小扑网 (http://www.qingdaom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