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扑网

标题: 三维跃迁,青岛现代服务业定义未来产业竞争新范式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城事    时间: 昨天 10:47
标题: 三维跃迁,青岛现代服务业定义未来产业竞争新范式

■重构服务业形态与价值、重塑城市经济底层逻辑,定义未来产业竞争新范式——

青岛现代服务业:融合与破界之道

胶州湾畔,一艘艘货轮从自动化码头驶向深蓝;崂山脚下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科研人员正通过AI药物筛选平台加速研发海洋新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的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展现着2.2万余家注册企业、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的经贸往来;东方影都摄影棚里,150台相机同时亮起闪光灯,在多角度定格演员的表演,也在生成数字“替身”……这些看似互不相关的画面,共同勾勒着青岛现代服务业的立体图景。

数据也许更直观。青岛的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超过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长尤为强劲。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这些“现代”特质突出的产业,分别增长36.4%、27.0%、20.2%。

这是巨大的变迁。追溯“源头”,当是“服务业”被冠以“现代”。改变的不只是名称,更是内涵的根本性蜕变。它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与模式迭代,而是产业思维与格局的突破,是一场以融合为路径、以数字为底座、以高端为方向的颠覆式创新和系统性变革。

现代服务业以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价值等特征为标识,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从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审视,现代服务业在产业体系中的位置正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跃迁,从“被动支撑”向“主动引领”蜕变。

从融合化、数字化、高端化这一“三维坐标系”观察,青岛现代服务业,不仅重构着服务业的形态与价值、重塑着城市经济的底层逻辑,更定义着未来产业竞争的新范式。


“长”在产业链上

现代服务业的“现代”二字,首先体现在其突破传统产业边界的能力,成为串联生产与消费、制造与服务的“超级连接器”。

换句话说,现代服务业,是“长”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上的。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链重要节点,上海不仅引来了特斯拉超级工厂,还坐拥国际顶级的F1赛事。引入特斯拉的“龙头强链”逻辑不难理解——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至少360家供应商、10万个就业岗位,以及60家中国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

F1引擎的轰鸣,则凸显了上海将实体制造和数字产业融合打造“数智生态”的“野心”。作为一项对科技服务要求极高的超级赛事,F1赛事的落地,不仅拉动了相关领域消费,还进一步深化了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等领域的布局。

上海的产业实践证明,融合化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需要“化学催化”,通过服务要素的渗透、业务流程的重构、价值链条的延伸,创造新的需求场景与产业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融合逻辑,在青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上,生长出了一批“两业融合”的标杆。

为低空经济“领航”,星图智慧基于自身在天基卫星与地球超级计算方面的特有优势,链接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飞行器制造及配套、飞行服务与保障、载人载物场景应用等产业,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数字城市底座,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低空经济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


(, 下载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