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扑网

标题: 一场持续31年的“鸥遇”!海鸥“先遣部队”陆续抵青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城事    时间: 10 小时前
标题: 一场持续31年的“鸥遇”!海鸥“先遣部队”陆续抵青

一场持续31年的“鸥遇”

海鸥“先遣部队”陆续抵青记者探访“鸥城”相伴背后的31年生态坚守


酷热的夏季感觉还没过去几天,秋风就已经让人感到寒意,今年寒暑交接显得有些匆忙,但海鸥的到来却是一如既往地准时。每年10月中下旬,海鸥的“先遣部队”陆续抵达青岛。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成千上万的“大部队”相继赶到,届时栈桥景区就会呈现万鸥翔集的盛景。那么,这些海鸥从何处来?青岛和海鸥的缘分又是始于哪一年?为此,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以及青岛市观鸟协会和爱鸟人士。


青岛记录到13种“海鸥”


鸥鸟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鸟纲、鸥形目、鸥科,而鸥科又分为鸥亚科和燕鸥亚科。鸥亚科包含10属56种鸟类,我国分布有7属18种,青岛记录到的有13种;燕鸥亚科共有12属45种,中国有9属19种,青岛有10种记录。青岛市观鸟协会会长薛琳介绍,通常意义上的海鸥属于鸥亚科,在青岛记录到的13种分别是黑嘴鸥、遗鸥、小鸥、黑尾鸥、红嘴鸥、西伯利亚银鸥、普通海鸥、小黑背鸥、灰背鸥、渔鸥、棕头鸥、北极鸥、三趾鸥。

在青岛越冬的黑嘴鸥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市民看到它的机会并不多。还有灰背鸥,也是比较罕见的,每年会固定出现在市区沿海几个地点。薛琳介绍:“我们每年在栈桥看到数量最多的是红嘴鸥,它们因喙部是红色的而得名。红嘴鸥每年11月下旬开始零星出现在青岛沿海,此后逐渐增多,到来年三四月份时数量达到顶峰。从4月开始,大群的红嘴鸥逐渐离开青岛,到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地繁殖育雏。”


飞行五六千公里来青过冬


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栈桥景区附近海域的海鸥开始多了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啊,老朋友们又来了!”住在栈桥附近的市民老杨告诉记者,每年过了10月中旬,海鸥就会逐渐多起来,“特意赶来喂海鸥的人也会多起来。”


(, 下载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