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现代水网市级示范区建设情况。三年来,青岛现代水网建设全面起势,成功申报成为全省首批现代水网市级示范区;今年年底,投资91.5亿元的官路水库主体工程完工。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23年以来,我市共实施169项省市重点水利工程,水网投资连续三年迈上新台阶,累计完成投资263.12亿元。投资37.29亿元的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建设完成,开辟了青岛第二条客水输水线路。投资91.5亿元的官路水库工程,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投资78亿元的官路水库输配水工程正加快建设,将建设覆盖全域的4条输水管线和7座水厂,我市客水调引“双渠双库”战略格局即将实现。 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面对近年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迅速完成市、区(市)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调整,科学防范应对局地旱情、台风“格美”等历次强降雨影响。筑牢工程防御根基,先后实施了小沽河、墨水河等19条河道(段)治理,完成宋化泉等40座病险水库及白马河拦河闸等24座病险闸坝除险加固,组织了即墨移风、胶州李哥庄和少海等易涝区治理,改造市区152处积水点,安装排水窨井防坠落设施40万套。 开源节流成效日益凸显。坚持区域互通、主客联调,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连续三年蓄水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每年调引客水约4亿立方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水源保障。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用水总量、强度双控,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约15.7%,2024年末全市地下水位较上年同期上升0.77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再生水超过5.16亿立方米。深化节水控水行动,七区(市)全部建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20家高校认定为“省级节水型高校”,创建176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119个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率实现100%全覆盖。青岛连续4次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 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全市设立(市、区市、镇街、村)四级河湖长4558人。2023年来全市创建11条(段)、累计创建31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大沽河母亲河复苏行动成效显著,李村河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典型案例,越来越多的河湖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成为市民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打卡地”。 2023年以来全市改造509公里农村供水主管网、708个村庄的村内管网,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2005个,实现了85个未通自来水村庄通水销号。改造扩建崂山、棘洪滩、车家河等6座水厂,持续推进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市区更换智能水表33.9万块,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水压、水质、水费问题。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魏铌邦) 欢迎光临 小扑网 (http://www.qingdaom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23年以来,我市共实施169项省市重点水利工程,水网投资连续三年迈上新台阶,累计完成投资263.12亿元。投资37.29亿元的黄水东调承接工程建设完成,开辟了青岛第二条客水输水线路。投资91.5亿元的官路水库工程,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完工,投资78亿元的官路水库输配水工程正加快建设,将建设覆盖全域的4条输水管线和7座水厂,我市客水调引“双渠双库”战略格局即将实现。
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面对近年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迅速完成市、区(市)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调整,科学防范应对局地旱情、台风“格美”等历次强降雨影响。筑牢工程防御根基,先后实施了小沽河、墨水河等19条河道(段)治理,完成宋化泉等40座病险水库及白马河拦河闸等24座病险闸坝除险加固,组织了即墨移风、胶州李哥庄和少海等易涝区治理,改造市区152处积水点,安装排水窨井防坠落设施40万套。
开源节流成效日益凸显。坚持区域互通、主客联调,全市23座大中型水库连续三年蓄水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每年调引客水约4亿立方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水源保障。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用水总量、强度双控,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约15.7%,2024年末全市地下水位较上年同期上升0.77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再生水超过5.16亿立方米。深化节水控水行动,七区(市)全部建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县,20家高校认定为“省级节水型高校”,创建176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119个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率实现100%全覆盖。青岛连续4次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
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全市设立(市、区市、镇街、村)四级河湖长4558人。2023年来全市创建11条(段)、累计创建31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大沽河母亲河复苏行动成效显著,李村河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典型案例,越来越多的河湖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成为市民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打卡地”。
2023年以来全市改造509公里农村供水主管网、708个村庄的村内管网,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2005个,实现了85个未通自来水村庄通水销号。改造扩建崂山、棘洪滩、车家河等6座水厂,持续推进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市区更换智能水表33.9万块,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水压、水质、水费问题。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魏铌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