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扑网
标题:
今迎小年丨祭灶除尘准备过年喽
[打印本页]
作者:
夏日V午茶
时间:
2018-2-8 10:01
标题:
今迎小年丨祭灶除尘准备过年喽
2月8日(腊月二十三),北方迎来“小年”。小年,春节序曲。是日,祭灶祈福、除尘布新、喜贴春联,年味渐浓,近乡游子情渐怯……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和家人一起吃热乎乎的饺子!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年越来越近了!
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还在外奔波忙碌的你,是否已经买好回程的车票,是否已经闻到了家中团圆饭的香味。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其实,对于小年到底是哪天,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在我国北方地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但不管是哪天,“小年”可都不小。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关于小年的来历,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街上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这便是小年的由来。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小年习俗】
◎“祭灶”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传统“小年”与“祭灶”息息相关。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又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上说,上天后嘴被粘住,免生是非。这些仪式完成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送神上天”。直到大年三十晚,再将灶君接回来过年,当天还有各种“接灶”仪式。不过如今灶台越来越少了,祭灶仪式也越来越淡了。有些人在这天会象征性吃些糖果,图个吉利。
◎吃饺子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有年味儿啊。
◎“扫尘”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祭灶”过后,年味也越来越浓了。每年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
大扫除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霉气”统统扫地出门,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健康,同时除“陈”(尘)布新,吐“故”纳新。
◎剪窗花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旧时代,窗户没有玻璃,冬季只能粘贴纸张防风隔冷。窗户纸都是白色的,过年的时候为了显示吉庆祥和,家家户户要剪裁红色的窗花装饰窗户,同时寄托着对来年美好期待。
◎写春联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小年”点亮“大年”
小年不“小”, 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
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小年一到,春节就越来越近了,在外打拼一年的你,是否也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家过年了呢?
这一年,你或许成功,或许失意,或许收获,或许遗憾,但你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努力,只要敢拼,今年的自己就会比去年更好一些。
这一年,你辛苦了,今天,浓郁的年味儿开始弥漫,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疲惫和风尘,收拾心情准备回家了,回家,是你能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今日小年,愿你和家人如意平安!
欢迎光临 小扑网 (http://www.qingdaom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