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扑网

标题: 由邓小平促成的引黄济青工程,30年来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城事    时间: 2019-11-27 10:26
标题: 由邓小平促成的引黄济青工程,30年来给青岛带来了什么?

青岛虽说三面环海,却饱尝缺水之苦,每位“老青岛”都会对这段缺水的历史记忆犹新,青岛走过了一条告别淡水资源紧缺的漫漫长路。

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青岛时先后两次谈到青岛供水问题。

1982年,国家城乡建设部会同山东省有关单位,在青岛联合召开了“青岛市水资源讨论会”,正式提出了“引黄济青”的设想。

1986年4月15日,引黄济青这项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大的远距离调水工程,伴随着隆隆的炮声,在位于胶县境内的桃源河畔拉开帷幕。

经三年七个月,几十万军民、上千支施工队伍夜以继日地艰苦奋斗,引黄济青工程终于在1989年11月25日建成通水。

须臾间,黄河水已经哺育了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30年之久。

30年来,清清的黄河水,从滨州市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流经253公里输水河道、跨越4个市(地)、10个市(县),4座泵站、36座倒虹、81座涵闸、2座渡槽,送入棘洪滩水库,又经22公里暗渠送入白沙河新水厂,使黄河水源源不断地送往市区,流进工厂,流进医院,流进千家万户。

30年来,气贯长虹的引黄济青工程已累计向我市提供涓涓清流46.82亿立方米,相当于84个崂山水库(库容量约为5600万立方米)库容。

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伦敦有泰晤士河穿过,泰晤士河供水系统每年要向1300万人、2000万人次的旅游者,以及工业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巴黎周围地区的用水则有一半取自塞纳河。

有人曾说,没有引黄济青,就没有青岛今天的大好局面。


01

“缺水,青岛市怎么开放,怎么发展,你们应该抓紧解决了”


(, 下载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