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扑网

标题: 青岛下水道的神话与真相 德国人真留下了更新零件?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城事    时间: 2020-7-20 10:53
标题: 青岛下水道的神话与真相 德国人真留下了更新零件?

栈桥东侧,有一个正方形洞口,在洞口顶部,有个半圆弧与周围的颜色和材质不同,是新砌而成。这里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口中能进“解放牌卡车”的排水口。海水退潮,洞口全部裸露,向里望去,漆黑一片,不时有游客向里探望,甚至有几个胆大的游客试图进去。要不是“老青岛”金立生先生在洞口给记者壮胆,记者断然不敢贸然进入。洞口内有一股细流排出,缓缓奔向大海。入口处有几块砖头,显然是供人踩着进出的“要道”,“这些水流水质复杂,不能踩上去”,金立生先生见我穿的是凉鞋,连忙提醒我。这里曾是这位老人童年时的乐园,捉小鱼,挖蛤蜊,“当年潮水大,海浪涌到太平路上是常有的事,一落潮,沙滩上的海货就都显现出来了”,望着徘徊在周边的几个少年,金先生仿佛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进入洞口,眼睛适应了里面的黑暗,发现通道呈半椭圆形,伸伸手,估测有两米多高,看来鲁海先生的“跑卡车”之语并非夸张。继续前行二三十米,通道有了分岔口,直行和左转都有分岔,且洞口变矮变小,小轿车也难以通行。洞口里有声音传来,有可能是古力盖被掀动或者汽车压过的声音。


再往里走,人就只能低头弯腰了。由于没有专业人士陪同,我没有继续前行,据探访过的人称,直行50米后,就看到了五六米高处的第一个古力盖,“通过古力盖两个圆孔透过来的光亮,令一处形态独异的蛋形下水管隐现”。这种鹅蛋下水管道,在青岛市博物馆里,早已目睹了它的真容:管道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下面较窄的部分被贴上了深色瓷片,为水流便利,也为防止腐蚀。“继续前行,下水道越来越窄,越走越高,每一增高处都有台阶,而拱壁上每隔几米便有一条直径30~40厘米左右的水管,这些都是暗渠。再前行20米,哗哗的流水声中,赫然出现了阶梯构造的上下两层下水道,它们被一个6级台阶分隔开来,落差大如一间宽敞房子的天花板与地板,而下水道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宽约一米的下水管”。据鲁海先生说,下水道还曾在特殊时期短暂当过防空洞,足见其宽阔程度。


(, 下载次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