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浦东世博中心举办。本届大会盛况空前,7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创历届之最。青岛地铁集团受邀参会,并分享了《垂域大模型底层逻辑及未来趋势分析》,向参会各方介绍了城轨大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浦东世博中心举办。本届大会盛况空前,7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创历届之最。青岛地铁集团受邀参会,并分享了《垂域大模型底层逻辑及未来趋势分析》,向参会各方介绍了城轨大模型创新之路。 城轨大模型从中国走向世界 本届大会共有12位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和80余位中外院士出席。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60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100余款新品“全球首发”“中国首秀”。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带队出席主要论坛并参观体验了核心技术馆、智能终端馆等展区的前沿科技成果。青岛地铁集团下属子公司青岛智运轨道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分享了《垂域大模型底层逻辑及未来趋势分析》,向参会各方介绍了城轨大模型创新之路。 今年4月25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青岛地铁研发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青首发,填补城轨行业应用空白,也标志着城轨行业正式进入大模型时代。 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青岛地铁分享了大模型与智能体在城轨行业的创新应用成果,以及人才培养、伴随研发、供需同研、数据治理经验。目前,这些成果已在青岛地铁智慧城轨示范线——6号线全面应用,实现了数据灵活统计、知识快速查询、乘客精准服务、故障快速定位等应用,有效推动了业务重构、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值得一提的是,6号线也是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国家示范工程应用线路,场景全域覆盖后,预计运营效率提升超40%、乘客主动服务提升超60%、生产作业流程缩减超60%、成本降低超30%。2028年,506公里线网全部应用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运营成本节省超10亿元。 从快人一步到更进一步 青岛地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 青岛地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于2023年初联合19家高校、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体”,投入300余人攻坚团队,开展“轨道交通+人工智能”1124N行动。坚持“规划先行、系统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慧城轨规划,构建“场景试点-示范线打造-全线网推广”的梯次路径;按照“场景驱动、数据牵引”的实施路径,梳理形成955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行业首个思维链型高质量数据集,提升大模型场景适配能力;“业主主导、生态联创”的组织方式,构建“联创体+实验室+突击队”三位一体研发体系,形成需求方、供给方、院校方的资源共享和生态合力;“模型融合、垂域适配”的技术路线,建立“大模型+智能体”的混合专家型城轨大模型系统,打造“大脑+四肢”的类人系统,填补城轨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空白。 人工智能是当下最大的机遇,也是稍纵即逝的机遇,青岛地铁始终坚持“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正以“全员参与、全力覆盖、全力共建”的态势,创新实施“向下伴随式+对外联创式”研发模式,26个智能体实现业务全覆盖,依托行业人工智能共研体,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 |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5-7-29 22:37 , Processed in 0.0815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