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新语·许雅柯瓷绘艺术展”开幕式暨东麦窑宝船落成仪式,在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湾东麦窑乡村研学基地的浮山窑陶艺工坊举行。本次活动由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青岛市陶艺协会主办,青岛市浮山窑陶瓷艺 ...
9月20日,“新语·许雅柯瓷绘艺术展”开幕式暨东麦窑宝船落成仪式,在青岛市崂山区流清湾东麦窑乡村研学基地的浮山窑陶艺工坊举行。本次活动由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青岛市陶艺协会主办,青岛市浮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承办,青岛君弘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支持。活动将持续至9月27日(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16点30分),欢迎市民游客参观。 “山海渔歌·窑火新生”项目, 是一个将废弃渔船通过陶瓷与琉璃艺术重生的壮举。它远不止于一个艺术装置,而是一个关于文化记忆再生、精神永恒、人与自然对话的深刻寓言。它以大地(窑火)与海洋(山海)的物质语言,重塑了消逝的劳作痕迹(渔船),将其转化为一个扎根土地、连接古今、照亮未来的精神灯塔与文化地标。其最动人之处在于揭示了公共艺术的本质:激发社区参与、凝聚集体情感、在共享的“同途”中见证“瓷火不息,山海共证”的文化生命力与精神永恒。这是一次成功的、充满诗意的文化再生实践,为东麦窑乃至更广阔的地域,树立了一个自信航向未来的精神航标。 在崂山湾的臂弯里,在东麦窑的呼吸间,曾有一曲激昂的“山海渔歌”,它犁开蔚蓝,承载渔火与海风,丈量着东麦窑人生活的广袤与深邃。当风帆落下,桨橹停歇,它并未沉寂,而是在山海相拥间,等待着一场由泥土、火焰与海洋共同见证的重生。 陶瓷,这源自大地深处的古老语言,与东麦窑之名中的“窑”字血脉相连。我们用陶土的温厚与瓷釉的华彩,重塑船体的筋骨。温润的陶土肌理、绚烂的釉彩光华,在船体上交织出新的叙事层次;琉璃的澄澈与流动,则如凝固的海天之息,折射崂山的灵韵,注入永恒的光影生命力,成为连接村落现实与精神彼岸的璀璨桥梁。 由此诞生的,是一座泊在时光海岸的精神灯塔。它象征着渔村世代勤劳的汗水、对山海的敬畏、以及生生不息的坚韧。它是一座无可替代的文化地标,坚定地锚定于生养它的土地,成为连接过往荣光与未来憧憬的永恒航标。它独特的艺术语言——源于大地窑火的陶瓷与映照山海灵光的琉璃,经由艺术家凝练哲思与镶嵌赋彩的智慧表达,实现了个体艺术生命向集体文化生命的汇流,构筑出震撼人心的视觉诗篇。 这艘“窑火新生”之舟,是献给东麦窑最深情的礼物,它不再驶向远方,而是扎根于这片土地,成为山海之间一个温暖而坚实的坐标。它邀请每一位驻足者,触摸陶瓷的温润与琉璃的澄澈,聆听“山海渔歌”,感受那份沉淀在崂山渔村血脉里的勤劳、敬畏与生生不息。这艘“宝船”,将以永恒的艺术之姿,继续讲述着人与海、土与火、消逝与永恒的不朽对话。 在这里,历史记忆、艺术家哲思、村落情感与永恒的自然之力,达成了最深沉、最动人的共鸣。它将作为村落精神的航标,指引着东麦窑在时代的浪潮中,自信地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原来最动人的公共艺术,不在琉璃折射的星芒,不在瓷片重组的史诗,而是每一个黄昏的午后,当孩童数着甲板上的光斑,当学者解读记忆的肌理,当老渔民抚摸瓷片上的窑变——所有山海的回响里,都藏着一句温柔的渔歌:“瓷火不息,山海共证。世界偌大,幸得同途。” |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5-9-21 17:29 , Processed in 0.0991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