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19年,对每个青岛人来说都意味深长。那些奉献自我、助人为乐的人和故事,温暖着你我。小编获悉,2019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公示了!
图源:青岛文明网
2019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 正式候选人名单
据悉,全市共推荐候选人193名(含9个团队)。根据评选标准,按照优中选优原则,经资格审查、评委会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36名。其中正式候选个人34名(编号01-34),正式候选团队2个(编号35-36),排名不分先后。一起来看看都有谁?他们的事迹是否感动了你?
2019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 正式候选人公示(附事迹)
【助人为乐】 ●编号01 杨萍 市北区同沐阳光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主任

杨萍自学服装设计,在轮椅上开启了创业之路,成为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在拥有了服装研发中心和服装厂后,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训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农民工及大学生共166名,其就业率达到90%,涌现出高级服装制版师、样衣技师86名。在她的帮助下,1000多名残疾人实现精准扶贫,继而自食其力实现了脱贫的目标。2014年3月,杨萍成立了青岛市针对智力、精神残疾人的就业中心,为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服务蹚出了新路,创新了经验。
●编号02 张启栋 交运集团有限公司胶州分公司温馨校车驾驶员 
自2006年开始,张启栋13年如一日抚养照顾3名孤残儿童成长,把三名寄养儿童当作亲骨肉一样来照看,投入了全部的感情与精力,用爱心为他们营造了“温馨之家”。面对三个生活不能自理、不会表达情绪的孤残儿童,张启栋夫妇俩耐下心来,一口一口喂饭,一次次提醒大小便,一遍遍教生活技能……现在,孩子们能自己吃饭、如厕、穿衣。夫妇俩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寄养儿童,让他们收获了快乐的童年,感受了人间的美好。
●编号03 徐杰 青岛情牵雪域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志愿者 
2011年,即墨刚学会走路的男童小亮亮不小心碰倒了暖瓶,脖子被严重烫伤连头都抬不起来。徐杰帮忙联系医院救治,募捐了十几万元善款帮孩子完成了四次手术。这些年来,徐杰仅在社会救助领域已为弱势群体募集救助款超过100万元。2014年,他成为情牵雪域公益慈善中心一名志愿者,5年来,他和团队成员已捐助输送超过800万元的爱心物资和善款。徐杰将常年开展的公益活动分门别类总结出公益“四季歌”,目前已策划执行的大型公益活动超过100场次。他建立了公益群,汇集上百个公益团队,集合爱心力量共同帮助他人。
【见义勇为】 ●编号04 王跃熙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韩合作)152班班长

2018年11月12日上午,王跃熙因手腕旧伤复发外出买药,遇到一名热力管道维修师傅昏倒在热力井里。他不顾手伤,当场跳到深达2.5米的井内。连续四次营救无果,王跃熙浑身沾满淤泥,双脚冻僵在冰冷的污水中,他用全身的力气托起昏倒的维修工人。随后110民警赶到了现场,将救援绳抛给已经在冰冷污水中抱举维修师傅6分钟的王跃熙,在一名民警和两名协警的协助下,最终历时7分钟救出了维修师傅。
●编号05 杨以春、侯嘉斌 西海岸新区新都电子有限公司职工、西海岸新区北船重工有限公司职工(两人同一事迹) 
2018年4月4日晚6点左右,家住灵山卫船厂新村的杨以春看到4号楼3楼一窗户冒出浓浓黑烟,他一边让妻子报警,一边到警卫室拿起灭火器冲上3楼。住户家大门紧锁,但浓烟从门缝直往外冒,还传出孩子哭喊声,他踹门无果后,果断拿起灭火器砸开门,在滚滚浓烟中找到孩子。此时,刚下班回家的侯嘉斌也闻讯赶来,两人将孩子送到安全区域后,又再度冲进火海。他们在浓烟里挨家挨户敲门,忍着火烤折腾了几个来回,直到消防人员赶到把火扑灭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现场。
●编号06 侯方敏 交运集团青岛温馨校车有限公司黄岛分公司校车驾驶员 
2018年11月20日下午3点50分左右,西海岸新区淮河路附近一户农村家庭院内突然起火。驾车路过现场的校车驾驶员侯方敏看到火情后,让照管员照顾好车上的孩子们,自己立即打电话报警,然后从车上拎起两个灭火器冲往现场。由于火势太大,不一会儿两个灭火器就用完了,现场火焰仍蹿起有四五米高。忽然有人大喊:“院子里还有两个煤气罐!”侯方敏闻罢,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毫不犹豫地再次冲进院子,从大火中将两个煤气罐抢了出来,迅速搬至远离人群的位置。
【诚实守信】 ●编号07 白泽喜 即墨区环秀街道塔元村村民 
1985年,白泽喜以优异的成绩被即墨二中录取并成为了首批音乐特长生。偶然间周老师得知了白泽喜家庭困难的窘况,于是经常留他在家吃饭改善伙食。1997年,周老师因病去世,弥留之际,白泽喜郑重地向老师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师母和周老师的女儿。从那时起,每当母女二人需要自己的时候,白泽喜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她们身边帮助解决困难。2013年,白泽喜将师母接到家中照顾,直到五年后,师母才回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后来,师母回迁一人独居,白泽喜更是隔三岔五地去看望师母。二十年来,白泽喜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女俩,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编号08 张志勇 青岛交警李沧大队车管分所辅警 
今年3月27日早晨,辅警张志勇提前来到合川路车管分所上班,在单位门口捡到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在原地等待寻找失主未果后,张志勇便报告了分所领导。当他们打开包裹寻找线索时,发现包裹里有十万元巨款、银行卡以及身份证。张志勇和分所领导立即查找失主信息。失主看到失而复得的“巨款”后,眼含热泪连声道谢。
●编号09 张建华 青岛报业传媒集团记者 
今年国庆节当晚,青岛市民张建华和家人在深圳看完烟花表演,口渴时想要从路边卖水的孩子那里买水喝。因手机没有网络信号,他用手机拍下卖水孩子的收款二维码,承诺过后把10元买水钱转过去。但到家他才发现,手机拍摄的二维码不清楚,没办法支付买水钱。张先生将经过发到朋友圈,希望朋友圈中在深圳的朋友能帮他找到这个孩子,实现他对卖水男孩的承诺。这条消息经微信传播后,立刻在青岛和深圳两地引发强烈关注,深圳当地媒体也就此展开报道。10月4日,卖水男孩的父亲与张先生取得联系,青岛大叔兑现了自己对孩子支付买水钱的承诺。
●编号10 徐彩红 红岛经济区河套街道东河套社区居民 
2002年,徐彩红的丈夫因病去世。失去了顶梁柱的徐彩红,看着老年丧子的公婆和年幼的女儿们,还有为给丈夫治病,借的一笔笔欠款,悲恸不已,孤独无助之下哭得昏死过去。悲伤过后,面对记在本子上的将近七万元的欠款,一向信守承诺的徐彩红收拾起破碎的心,开始想方设法挣钱还债。当时什么活挣钱多,她就去干什么活,脏累都不怕,白天到工地做建筑工,晚上加工工艺品到后半夜。就这样,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守承诺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六年的奋力拼搏,终于还清了全部欠款。
【敬业奉献】 ●编号11 于乐美 莱西市马连庄镇崔格庄村党支部书记 
2008年,于乐美强忍丈夫车祸离世的悲痛接下了马连庄镇崔格庄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从此全身心扑在为村庄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的奋斗当中。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她起早贪黑拉资金引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治“穷”,甜瓜大棚撑起农民致富梦,“药王泉”合作社品牌远近闻名。为了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她四处奔波寻求支持帮扶治“差”,脏乱泥泞的后进村现在路路通畅、绿植遍地,文化广场秧歌闹,支部团结民心齐……十一年艰辛奋斗,于乐美成了村民心目中的“铁娘子”,她带领崔格庄村民在圆幸福生活梦的道路上拼搏奋进。
●编号12 吕文强 平度市朝阳中学高级教师 
从教42年来,他爱生如子,倾心帮助400余名濒临辍学的特困生完成了学业,资助费用达40多万元,占其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三。他用真诚和耐心,把一个个被认为不可救药的“问题生”转化得品学兼优;让一个个曾被贴上“弱智生”标签的学生,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他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教学成绩优秀,曾作为青岛市政治学科唯一的选手到淄博市举行全省公开课;他有30多篇论文在国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2012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邀请吕文强参加新时期教育问题研讨会并作典型发言。
●编号13 刘艳 平度市特教中心教师 
刘艳是平度市特教中心的一名教师,从事特教工作26年来,为了帮助聋生学发音、发准音,她毫不介意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嘴唇上、鼻旁、脖子上,让孩子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把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她是“老师妈妈”,为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智障学生擦屎擦尿,换洗衣裤;她是“老师勇士”,被一些不能自控的自闭症学生意外伤害,毫不退缩……26年,刘艳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伟大的特教事业。
●编号14 孙一 胶州市实验小学教师 
从教18年来,孙一主持创建了胶州市首个机器人创新教育实验室,三次带队走出国门,勇夺法国、美国、俄罗斯机器人国际大赛冠军,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用机器人扭上国际舞台。他探索出“四维共建”的机器人创新教育模式,获多项发明专利,被誉为胶州市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军人。
●编号15 孙峰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试验检测工程师 
孙峰以产业报国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高铁车辆检测试验这一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尽心尽责为高铁车辆这一“大国重器、产业引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他设计了“测力轮对计算”“动力学试验数据处理”“动应力试验数据处理”等标准化程序,极大提升试验检测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达到世界同业领先水平。他组建牵引制动综合试验团队,通过高精度传感设备、先进检测试验手段、高效精准的数据分析,为高铁等铁路车辆进行检测“诊脉”,排查隐患,确保车辆安全投入运营,为“中国制造”赢得口碑。
●编号16 孙志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99部队维修技师 
2010年2月至9月,孙志江参加了海军“十一五”发展计划中的重点科研项目——模拟480米饱和潜水试验,并在任务中创造了模拟480米饱和潜水及493米巡回潜水的亚洲新纪录。为吃透援救“利器”救生钟,他刻苦钻研,敢啃硬骨头,终于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为了解决潜水员海上训练期间某些项目无法开展的难题,他主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软件,设计制作多功能可拆卸水下作业(训练)平台,将以往只能在港岸开展的水下堵漏、接供排气管、水下电焊、水下电氧切割等训练科目前移至海上,提高训练质效。
●编号17 苏里 市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帆船(板)、冲浪队总教练 
自1988年执教帆船项目至今,苏里在教练岗位上桃李满天下。2016年,苏里身患重病仍心系工作,手术后不久即重返教练岗位,在2018年第24届省运会帆船帆板项目决赛中,带队劈波斩浪,包揽帆船项目全部的12枚金牌,获得帆板项目9枚金牌中的3枚,金牌数远超省内其他地市。近年来,他带病坚持工作,在开展冲浪这一新兴时尚体育项目过程中,克服空白难题,分别从寻找场地、选拔人员、申请经费入手,将项目发展掣肘逐一破解,为青岛市加快体育强市、国际时尚城建设步伐贡献了重要力量。
●编号18 杨苏民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 
今年六月下旬,一位曾患有重度心脏病的83岁老人,康复后像婴儿一般拥抱了为他做手术的主刀医生杨苏民。那天,老人特地背着自己的古琴,从潍坊老家赶来青岛,在医院的会议室里,为杨苏民医生演奏了一曲《良宵引》。杨苏民从医29载,半生拼搏,攀登心血管外科手术顶峰,给青大附院乃至青岛、山东带来荣耀。2013年起,杨苏民担任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主任,整整六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团队,在救治患者与死神较量的路上从未放弃。杨苏民把青大附院心外科带到了全国领先行列,2018年12月,他荣获中国心脏外科最高荣誉——中国心血管外科金刀奖。
●编号19 别立福 生前系市公安局黄岛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主任科员

别立福爱岗敬业、勇当尖兵,在部队期间多次在全军军事比武竞赛中获得冠军。转业到地方后,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从基层派出所民警成长为一名优秀刑警,成为反扒擒贼的顶尖高手,先后参与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次,抓获现行盗窃犯罪嫌疑人93名,破获各类案件600余起,被群众誉为“超级警察”。2019年1月18日,他在执行抓捕任务中,与穷凶极恶持刀拒捕的犯罪嫌疑人殊死搏斗,上臂、肩部、胸部、颈部等7处被丧心病狂的犯罪嫌疑人刺伤,心脏、肺脏被刺中,但仍死死地拖住犯罪嫌疑人,最终因伤势过重倒在血泊中,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47岁。
●编号20 张丽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学校负责人、二级教师 
2015年,张丽放弃都市生活的舒适与便利,毅然来到偏远海岛执教,并把自己正在市区某机关幼儿园上中班的孩子接到岛上就读。尽管岛上条件艰苦,但张丽始终坚守初心和教育的神圣,悉心呵护着每一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岛上师资有限,张丽同时教语文、英语、科学等多门课程,查资料、做笔记、修改教案、上课、批改作业、家访……今年5月底,怀有二胎身孕的张丽出现了早产先兆,但她依然坚守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躺在她给学生们买的午休小床上,辅导功课、讲解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