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主城区地铁150米内衔接的公交线路达407条,37条“微循环”线路打通社区出行“最后一公里”,小、活、快的“宝宝巴士”满足营运多样化需求—— 公交地铁两网融合,街头巷尾随心“出发” 青岛持续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 ●《青岛市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不断创新公交服务模式,围绕服务更可及、换乘更便捷、运行更高效、服务更便民、体验更美好、运营更安全6项重点任务,提升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质量和公共交通吸引力、竞争力 ●主城区地铁150米内衔接的公交线路达407条,实现对6条地铁线(不含西海岸快线、6号线一期)、107座地铁站点150米衔接率90.7% 5月17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燃情开唱,数万歌迷齐聚岛城,共赴一场山海与音乐的浪漫之约。青岛地铁通过延时运营、有序引导、暖心服务等系列举措,为这场音乐盛宴织就了一张安全、便捷、温情的出行网络,成功应对演唱会带来的瞬时大客流挑战。当晚,地铁8号线健身中心(红岛会展)站延长运营至23:40,地铁1、3号线延长运营时间至次日凌晨,演唱会结束后运送乘客约1.9万人次,收获粉丝“点赞”。有粉丝评论:“散场后看到地铁还在等我们,瞬间安全感‘爆棚’。”
一辆“宝宝巴士”行驶在青岛街头。周建亮 摄
近期,交通运输部在全国36个中心城市组织开展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市交通运输局印发《青岛市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为指引,不断创新公交服务模式,围绕服务更可及、换乘更便捷、运行更高效、服务更便民、体验更美好、运营更安全6项重点任务,持续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提升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质量和公共交通吸引力、竞争力。此次华晨宇粉丝的“点赞”,就是对青岛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一次温暖“反馈”。
107座地铁站点150米公交衔接率90.7% 青岛地铁已开通线路8条,覆盖七区一市。随着线网不断完善、公众出行方式转变,青岛以“减低效、降重复、强衔接、优服务”为导向,通过“加减乘除”举措,常态化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努力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快速便捷、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填补思源路、同德路等多处公交服务盲区的同时,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围绕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发展,发挥公共交通整体效能,青岛通过优化线路、调整站点、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小时换乘优惠政策等方式强化公交地铁衔接,着力推动公交和地铁网络融合、服务融合、设施融合、信息融合,加快构建全市公共交通“地上地下一张网”。 “每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前,我们均专门组织编制公交衔接方案,并按照‘能近则近’的原则,迁移或新设公交站点,最大程度靠近地铁出入口,方便乘客近距离换乘。”市交通运输局城市交通处处长于冰心介绍,目前,主城区地铁150米内衔接的公交线路达407条,实现对6条地铁线(不含西海岸快线、6号线一期)、107座地铁站点150米衔接率90.7%。
精准匹配运力助力降本增效 公共交通与市民通勤出行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升公交运营效率、缓解道路拥堵,青岛公交持续探索与景区、学校、社区的合作,精准施策,将公交线路服务延伸至景区、学校、社区,累计开通37条“微循环”公交线路,打通社区出行“最后一公里”。 2024年,抢抓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机遇,青岛更新引进了50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针对不同区域的客流量特点和道路条件,引进了6米、7米、8米三种不同长度的车辆,可更好满足接驳地铁、社区“微循环”等营运多样化需求。 其中,6米级纯电动公交车创造了青岛公交车辆“最短”纪录,具有小、活、快等显著特点,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宝宝巴士”。此次更新中,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公司共更换了45部“宝宝巴士”,投放在418路等“微循环”公交线路上。“这种车型车身仅有6米长,连接居民区、商业区、学校等重要区域,能够在较窄的街道中穿行自如,提高了道路通行率,有效解决了传统公交在支路、社区‘进不去、转不开’的难题,为沿线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选择。”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七分公司副经理常海良说。 对运营企业而言,6米级小车型在购置、运营、全周期等成本节约方面成效明显。经测算,该类车型每车每年运营总成本约为3万元,较8米级、10米级、12米级纯电动车型可分别节约成本20%、30%、40%左右。
公交运营服务越来越有“弹性” 着眼于更好满足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青岛不断创新公交运营方式,推进跨线调度、公交线路大小车型搭配运行等营运模式,目前已有21条线路采取大小车型搭配运行营运方式,进一步降低车辆空座率,更加精准地解决南宿北工、潮汐客流等出行需求。 此外,在部分具备条件的路段,青岛不断探索发展响应式、预约式公交服务模式,已在34路、419路、629路、608路德县路设置招呼站15处,累计开通“响应式停靠”公交线路17条、“招手停+响应式停靠”公交线路3条、预约式公交线路1条,弥补了社区、景区、近远郊等区域公交站距长、无法设立正式站点带来的出行空白。 为方便旅游季节市民游客出行,针对5至10月旅游旺季客流高峰,青岛对途经城市主干道、火车站等重点交通枢纽及热点景区周边的20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时间季节性延时,助推城市夜经济发展。 “这两年青岛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流光溢彩的浮山湾灯光秀勾勒出一个炫彩青岛,乘着公交车透过车窗就可以欣赏到沿海一线的风光。”家住柏丽澜庭小区的杨女士经常乘坐402路公交车带着家人去五四广场转转,她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既不用担心停车,也不用担心玩得晚了没有公交车回家,真是方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