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地铁15号线项目沟岔站主体结构(含3、4号风亭)顺利按期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为后续工程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沟岔站位于城阳区长城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东侧,毗邻农业大学与博文广场,是一座长155米的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作为青岛地铁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沟岔站的建成对完善城市公交体系、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开工以来,项目团队秉承精心精湛、严谨严格的精益精神认真分析、科学研判,成功克服多项难题,有效保障了各工序稳步推进。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拥有60余米岩层破碎带及80米范围内6-8米厚富水砂层。面对裂隙水发育、地下水位浅等难题,项目团队采取了地面注浆补强措施降低基坑风险。穿越富水砂层时,项目部通过降低分层高度、分段开挖、减少暴露面、缩短支护时间等途径,优化开挖方案,并实施全程监控,历时2个月安全完成该段施工,为后续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地铁线路换乘站,沟岔站施工过程中面临基坑紧邻既有线的严峻挑战,其中距离最近处仅6米。对此,团队布设了百余个自动化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控;基坑开挖采用“中间向四周”的顺序并配合使用低功率破碎锤最大限度减振,最终实现了全过程“零预警”。

在正线与风亭施工中,由于其结构复杂,项目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施工调度、实施24小时值守,仅用两个半月便完成了其结构封顶。
在青岛地铁第二建设分公司的领导、监理单位的监督及中建股份项目总部的指导下,项目团队团结协作,通过系统性深化研究,严格管控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及商混站管理,落实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标准。项目还深入开展班组建设,应用“2345”工作法和“小立法+二次分配”机制,有效激发班组动力并持续改进工艺,成功避免了混凝土烂根、错台、砂线等质量问题,最终实现了内实外美的混凝土效果。
下一步,项目部将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监督指导下,在各级单位的领导帮扶下,以此次封顶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安全质量管控,细化施工过程管理,持续推进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工作标准,为建设双一流地铁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