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青岛立法守护“青山绿线”,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青岛市浮山森林公园和太平山中央公园保护管理条例》

守护“青山绿线”,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qdzb1024A04.jpg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青岛这座山海相依的城市,山体绿地是尤为宝贵的生态资源,浮山、太平山犹如城市中的两大“绿肺”,高品质保护提升浮山森林公园和太平山中央公园,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青岛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高品质保护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和浮山森林公园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连续三年对浮山、太平山在内的全市山头公园整治提升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浮山和太平山公园建设整治工作,将其作为标杆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顶格推进,真正还绿于民、还山于民、造福于民。

为巩固浮山和太平山公园建设成果,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和生态保护,10月23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青岛市浮山森林公园和太平山中央公园保护管理条例》,待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实施。《条例》共6章48条,从管理体制、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服务提升等方面,对浮山和太平山公园保护管理作了规定。


严格建设管控,划定三条“控制线”



秋日的浮山森林公园,落叶轻舞、层林尽染,在蜿蜒的绿道上,市民游客悠然散步,尽情领略自然的美好。

2023年4月,经过整治提升的浮山森林公园、太平山中央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在浮山森林公园,13.5公里的防火通道(绿道)蜿蜒伸展,首次实现了市南段、市北段、崂山段的融合畅通;太平山中央公园建成7.9公里的环山绿道,将中山公园、植物园、榉林公园等园区串联起来。“两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新地标、彰显城市生态魅力的新窗口。

“浮山和太平山公园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游憩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桂芹说,“《条例》聚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浮山和太平山公园实际,围绕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立法创新完善制度设计,为浮山和太平山公园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据张桂芹介绍,《条例》坚持规划引领,严格建设管控,划定三条“控制线”,守住“青山绿线”。一是划定浮山和太平山绿线,并将公园范围与绿线相衔接,明确规定绿线不得擅自调整,不得减少绿线的围合面积或者绿线内的林地、绿地面积;二是划定建筑退让距离,明确规定新建、扩建建(构)筑物退让浮山和太平山绿线不少于十米,建设项目施工不得侵占浮山和太平山绿线;三是划定建设高度控制线,明确规定浮山和太平山公园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建(构)筑物的最高点海拔高度应当符合控制性要求。

控制项目建设,减轻生态影响。《条例》规定,除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景观设施、生态保护设施、应急避难设施、消防设施、军事设施以及《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的游憩、服务、管理设施外,不得在浮山和太平山公园内新建、扩建其他建(构)筑物,严格控制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公园内新建、扩建建筑物,以及浮山和太平山绿线外扩一百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有关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并向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报告。


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



公园建设不仅关乎美观,更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浮山和太平山公园的保护管理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着力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

《条例》规定,在浮山森林公园实行林长制,设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林长,压实主体责任。市人民政府根据生态保护需要,可以对浮山和太平山公园特定区域采取全封、半封或者轮封的方式封山育林,并公告封育范围和措施。健全防火责任制度,加强防火监测预警和防火检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为更好保护公园内的景观资源和物种资源,《条例》对植树造林、景观营造、绿化养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生态保护措施作了具体规定。针对公园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的实际,《条例》除规定对古树名木实施分级保护外,还明确要求对古树后续资源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更好筑牢资源根基。

闻花香馥郁,听流水潺潺,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是公园内处处可见的美景。为保护好公园水资源,《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填埋、占用湖、池、溪等水域,禁止倾倒、堆放、排放污染物。除因保护管理需要外,不得利用工程措施取水,不得采挖泉井,禁止以商业为目的的取水行为。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突出“生态为民”本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公园城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市民群众休闲健身、亲子互动、文化体验等多样化需求。”市人大代表、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张志华认为,《条例》在加强公众参与、丰富服务设施和活动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体现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

在加强公众参与管理方面,《条例》规定建立常态化社会沟通机制,听取对公园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可以通过聘用市民园长、公园管理监督员等方式,邀请公众参与浮山和太平山公园管理。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和支持公园保护管理工作,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在丰富公园服务供给方面,《条例》规定完善休憩、科普、健身、标志标识、环境卫生、自动售卖等配套设施,按照规定配备无障碍设施和医疗急救设备。加强公园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开展保护管理活动,为游客提供智慧导览、智慧停车、服务信息等智慧游园服务。

此外,《条例》还对市区两级公园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属地政府责任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规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通讯员 张波)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 使用道具 举报

该帖共收到 0 条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美图秀

    • 打造职教高地和“未来”教育,青岛市职业教
    • 青岛立法守护“青山绿线”,推动公园城市建
    • 青岛世界之眼项目顺利竣工验收, 计划2026
    • 青岛崂山风景区将迎来红叶最佳观赏期!全国
    • 助力企业发展,礼赞企业家精神!“青岛企业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GMT+8, 2025-10-24 13:04 , Processed in 1.93366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