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都在拿着历史说事,无论自己是否读史,张口闭口司马迁王安石或者汉武帝唐太宗,似乎只有扯几句历史抑或拉上几个人名才能证明自己有文化。其实都很少想过,所谓“历史”,不过是扯淡的同义词罢了。
今天很多人都在拿着历史说事,无论自己是否读史,张口闭口司马迁王安石或者汉武帝唐太宗,似乎只有扯几句历史抑或拉上几个人名才能证明自己有文化。其实都很少想过,所谓“历史”,不过是扯淡的同义词罢了。 比如《史记》,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刘彻的前半生,不惜笔墨也不顾历史的发展,把过去与当下做一个比较,最终得出结论,与其有前尘,何苦有汉朝?大概司马迁本人也会感到自己很遗憾,因为刘彻没有死在他的前面,否则的话,他能大笑而终。 ![]() 而《资治通鉴》更加扯淡,司马光能耗时十九年,从周烈王起至柴荣征淮南止,历经十六朝,横跨1362年,洋洋洒洒300多万字,其实只用一句话就可以高度概括:不外乎就是给赵匡胤找到一个篡权的理由嘛,居然耗死了自己(和他的创作班子)这么多脑细胞! ![]() 司马迁也好,司马光也罢,是生在两个不同时代的奇葩。司马迁因为痛斥李广利的不作为,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被汉武帝痛下黑手割掉了他的小鸡鸡,废了他的武功不说,也当众羞辱了他的人格,所以在《史记》中通篇只表达了一个观点,字里行间都带着极大的情绪,能够清晰的透露出自己对汉朝或刘彻的仇恨。 ![]() 虽然同姓司马,可司马光的命运恰恰相反,他对北宋王朝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没有司马迁那么大的怨气和仇恨,而无论对当朝还是先皇都崇敬有加,毕竟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虽然也有契丹党项等外患,但毕竟距离遥远,尚不至于危乎到个人的快慰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比范仲淹、苏东坡等同朝文人要悠闲了很多。换个角度说,司马光立仕于仁、英、神、哲四朝,算得上官场中见多识广的老油条,然而以顽固的保守思想拼了老命抵制王安石的变法,甚至辞官隐居,以一部《资治通鉴》奠定了他在历史中位置,同时,也给自己捞取了权利。不知道是否该给他加上一个政治扒手的称号。 ![]() 客观地说,如果放下《资治通鉴》,或者把司马光的文学贡献搁置一旁,只从他的政治企图来说,他应该算不是个什么好人,以其治国的能力水平与他的文学素养极不匹配,至少以其屈从于契丹、割地给党项来看,他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起码素养,这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成为诟病,幸亏高滔滔死得晚,否则章惇能要了他小命这也是不敢说的事。 ![]() 一个人能荒废十九年时间专注给他老板著书立说,从不同时代抽取篡权正确的歪理邪据,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仅此一点就与司马迁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时代的愤青,司马迁完成了他该做的事,但无论痛斥还是控诉,对于时代而言都已经无济于事——毕竟自己已经受到伤害,再去加发议论或发泄不满,也都无法改变事实,只不过是一种情绪表现而已,而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一旦强加了个人的情绪,那么这段历史极有可能会出现偏颇,对后人来说,难免对这段历史的真伪产生质疑。 ![]() 而司马光却是另一种方式遭到质疑,以浩繁长卷反复论证赵匡胤的篡位,也早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真相,尤其是以近乎于神话、使用极其肉麻的言词名句来吹捧赵匡胤的勇武,这就已经混淆了历史上的本真,即便成为唯一的记述,也还是让后人无法接受。难怪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怎么打扮怎么是。 ![]() 对于历史,往往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切入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肯定不一样。最可怕的是那些没有读过史书,仅仅是通过道听途说的片段却来争论历史的人,那可就叫做“秀才遇到兵了”。前段时间有位“高人”和我争论《资本论》中的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我问了一句,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他不假思索的回了一句:读那个有用么? 我勒个去!你丫连书都没读过,还和我争论个毛啊? ![]() 昨天出门打了一辆滴滴,师傅不知道路线就开了导航。 过了一会,导航仪:“前方100米有飞机”。我说:“牛啊,啥导航这么高端!飞机都能探测。” 不到两秒钟导航又说:“动车到。”我吓一跳:“卧靠!动车也能探测!?” 师傅不动声色拍了拍导航仪,便宜货,这玩意有点卡,你连起来念就对了。“前方一百米有非机动车道……” ![]() 所以,无论《史记》也好,《资治通鉴》也罢,且不说其作者的原本思想,作为中华历史的一部重要的历史史书,它们存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久,如果要读,一定要抹掉其中的情绪,否则就会出现跑偏现象。就像一个导航仪,一旦信号不好出现卡机现象,所表达的意思则可能和你的理解完全相悖。 我说这话是有依据的。 2018.7.21 没有斋 . 茶书房 (转自微信公众号劉爷说事儿) |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5-5-9 20:53 , Processed in 0.10521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