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5月20日,青岛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轨通。今年年底,1号线将实现全线空载试运行。
好消息!5月20日,青岛地铁1号线实现全线轨通,今年年底,1号线将实现全线空载试运行。进入2021年,1号线以推进落实青岛地铁集团“攻坚落实年”为抓手,全力以赴投入南段建设,于2月11日实现全线洞通,时隔三个月实现全线轨通,距离开通目标再近一步。 全国首次! 单向铺设海底区间超过8公里 青岛地铁1号线有着目前我国最深和最长地铁海底隧道。海底隧道全长8.1公里,海底区间距海平面最大深度约88米。 由于客观原因,1号线海底隧道只能采用单向铺轨,超过8公里的单向海底区间轨道铺设在国内尚属首次。除了长度,1号线隧道铺轨位于连续长大坡道区段,也给轨道铺设带来了更多难题。青岛市地铁一号线公司轨道工程业主代表张亮告诉记者,一般地铁隧道坡度在5‰左右,而1号线过海段最大坡度达到25‰,给轨道施工行车组织、设备状态、安全管控等带来巨大挑战。 青岛市地铁一号线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各种技术创新手段攻克铺轨难关。除此之外,一号线公司还通过对铺轨工装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解决走形轨支墩稳定性难题;改进尾气处理装置,有效保障隧道内施工环境。通过以上技术创新和管理措施,有效的保障了过海段轨道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安全、高效、有序推进,顺利实现轨道跨海贯通。 工程复杂! 15.2公里用到5种工艺 除了过海段,青岛站至青岛北站轨道二标也面临道床型式多样、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等技术难关。“青岛站至青岛北站线路长15.2公里,铺轨30.3公里,用到了5种不同工艺。而一般一整条地铁线路,两到三种就足够用了!”施工单位中铁一局项目经理介绍说。 据了解,轨道二标原合同工期9个月,实际经过7个月完成施工生产任务,月施工进度提高28.6%。 敢于创新! “嫁接”高铁技术让线路更平顺 为确保轨通目标,同时保障工程质量,提升未来乘客乘坐1号线的舒适度,1号线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大胆启用新技术新设备,将高铁技术“嫁接”到地铁轨道铺设中,将轨道铺设精度控制在1毫米内。 根据行业标准,地铁轨道铺设的精度在3毫米,即轨道几何尺寸状态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即可。1号线采用高铁技术之一的CPIII(轨道精密控制测量)技术,让这一精度控制在1毫米的范围内,可让列车行驶在更平顺的轨道上,给乘客提供一个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据了解,青岛地铁1号线全长59.97公里,设41座车站,从王家港站至东郭庄站,连接西海岸、市南、市北、李沧、城阳五区,是山东省重大工程项目。2020年底,1号线北段(青岛北站至东郭庄站)通车。 青岛地铁1号线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振告诉记者,“青岛地铁1号线今天全线轨通了,轨通以后我们有很多任务需要去完成,包括电通、通信通,联调联试、试运行等节点。尤其是1号线北段与南段的贯通调试,贯通调试是在北段运营期间,把南段接入到北段,所以说这一段对运营和调试安全都需要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下一步,我们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地铁1号线全线空载试运行。” |
帖子地图|手机版|违法举报|法律顾问: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 张宪立律师|小扑网 ( 鲁ICP备19052805号-2 )
GMT+8, 2025-5-17 06:54 , Processed in 0.0829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8-202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