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康养企业,融合地产、医疗、养老、文旅等产业,形成“医养结合、旅养融合、智慧康养”的产业体系—— 加速布局,青岛竞逐康养新赛道 青岛“多点发力”发展康养产业 发展规划 青岛将加快发展康养产业纳入未来5年青岛民政重点工作,明确加快发展康复医疗、康养旅游等产业。
政策保障 《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增强养老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高品质康养社区。
产业融合 市民政局正牵头谋划“康养+旅居+N”的康养新模式,拟构建山海生态康养特色、历史文化康养特色、都市活力康养特色、田园休闲康养特色四大旅居康养特色场景,全力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北方基地。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健康消费升级,康养产业正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紧随大趋势,青岛的康养产业正加速布局,在新赛道上“破阵出圈”。 日前,由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中健联康养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100强”榜单显示,在榜单前二十名中,除海口、广州、三亚、贵阳、昆明、重庆、福州等热门城市外,青岛位列第15位,成为唯一入选的北方城市。 如何利用好优越的自然禀赋,进一步做大做强康养产业?如何加速融合地产、医疗、养老、文旅等产业,在万亿规模的康养产业蓝海中获得竞逐新优势?如何精准把握康养产业消费趋势,助力产业发展?回答好这些问题,将成为青岛康养产业做大做强的“密码”。 提前布局,抢抓万亿康养红利 康养产业的市场究竟有多大?根据今年3月在海南(三亚)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上公布的《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显示,2025年,中国康养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5万亿元,增速9%。到2030年,康养产业规模或将达到14.62万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除三亚、海口、昆明等热门城市抢滩康养产业外,不少省、市也纷纷加速布局,抢抓康养产业红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整合全自治区资源,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长寿资源优势,整合各地生态优势、长寿文化、边关风情等特色资源,培育开发康养路线,推出桂林秀丽山水休闲养生、巴马世界长寿圣地等30条精品路线,遴选500余处场所将其纳入路线图,为康养人群提供康复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赴广西康养半个月以上的老年人就有近300万人。 四川省攀枝花市,一举将康养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利用年日照时长2700多个小时、冬季温暖如春、年均气温20.7℃的自然优势,四川省攀枝花市探索形成了“康养+旅游”“康养+旅居”“康养+运动”“康养+医养”四大康养模式,建成米易县城、普达阳光等一批康养品牌项目,一举将康养产业发展成城市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23年,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增加值达171.1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3.1%。常年到攀枝花康养的人群更是达到了30万人次,每年来攀竞训的国内外专业运动队超130支,全市三级医院市外住院患者占比30%以上。 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雄厚的医疗资源和政策支持,正加速布局康养产业,打造集医疗、养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国际康养胜地。 早在2021年,青岛就发布了《青岛市“十四五”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健康养老胜地”。规划指出,到2025年,青岛康养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康养企业,形成“医养结合、旅养融合、智慧康养”的产业体系。 为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康养产业,青岛在土地供应、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康养项目给予土地出让价格优惠,对康养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并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康养科技创新。 以市南区为例,作为全国一流旅游康养胜地核心代表区、山东省首批文旅康养强县,市南区积极探索挖掘优质热门场景应用,强化“康养+高端医疗”,推动康养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与康复大学建立合作,完善慢病诊治、运动医学康复、术后康复等高品质医疗服务,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康养产业升级和企业培育。 市南区辖区内医疗、养老、养生保健(非医疗)机构总计587家,有全国唯一地处市中心风景区的海滨花园疗养院等多所优质疗养机构。另外,成功建设了20%以上的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促进企业,40%以上的健康促进医院,50%以上的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促进机关,建成了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健康场所。 深耕市场,构建多元化康养体系 青岛依托“山、海、城”一体的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化康养产业生态体系,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康复护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细分领域。 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大附院、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等三甲医院资源,青岛正致力于打造国际医疗康养中心,为康养人群提供精准医疗、健康以及康复管理服务。 针对“银发族”这一强大潜力消费人群,市民政局大力发展“康养+旅居”模式,通过本土企业深耕市场,外来巨头加速布局,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在莱西市宏远健康颐养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养旅居长者汇聚在这里。品茶、下棋、跳舞、唱歌……天气晴好时,他们还会相约到周边的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来个“一日游”,早出晚归,将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很多老人在我们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我们除了可以提供适老化的居住、餐饮、医疗康养等服务,还有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和贴心的管家服务,并且为老人们准备了周边旅游的小贴士,供老人们出行使用。”宏远集团董事长高侃说。 早在2015年,宏远集团就已经开始布局建设这处占地135亩、能够承载2800名老者居住的CCRC全龄康养社区,按照目前长者医养结合的康养需求,园区除多样化的养老公寓外,还配套有二级老年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来满足长者养老过程中的就医、慢病管理需求。

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人在莱西市宏远健康颐养中心康养旅居。贾臻 摄
“2024年,宏远健康颐养中心共接待旅居客户5539人次,其中团队旅居客户3450人次,散客旅居客户短期2089人次。短期入住后,又续租一个月以上客户289人次。”在高侃看来,现在老年人的出行已经从单一的旅游变成了老年人养老生活的一部分。相对于功能单一的酒店和匆忙的旅行行程,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拥有适老化设计,集休闲娱乐、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康养旅居养老社区入住。 同样在康养“蓝海”新业态里驰骋的还有青岛悠然里康养社区。来自浙江的李先生将悠然里作为旅居目的地首选,“在这里,我们享受到集康养、保健、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来了一次还想再来”。 “我们设置了多种不同房型的房间,满足长者的多种居住需求。配有音乐餐吧、棋牌室、健身室、瑜伽室、品茶室、室内花园等多项功能区域,文艺娱乐活动丰富。同时,还有专业的管家、餐饮、服务、运营团队为长者提供24小时‘家的守护’。防滑扶手地胶、硅藻泥墙面、适老化定制家具助起沙发等适老化细节,也可以最大限度消除长者的生活隐患。”悠然里康养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青岛悠然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康养结合一站式服务。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及城市发展优势,青岛目前已经有12家旅居康养企业,涵盖养老社区、旅居酒店、康养度假村等多种形式,包括通用技术康养公司、国中海情康养公司、青岛宏远健康颐养中心、珠山万年颐养中心等在内的机构,依托自身环境及硬件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了集养老、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青岛的高端康养项目也在通过招商引资紧锣密鼓地落地。今年2月18日,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国寿嘉园·青岛悦境在市北区正式营业,崂山区新华锦长乐旅居康养项目目前已处于建设阶段。 这些项目的建设落地,不仅提升了青岛旅居康养产业的整体水平,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旅居康养选择。
突出优势,促进康养多业态跨界融合 康养产业涉及健康、养老、旅游、科技、中医药等多业态跨界融合。要在康养领域竞逐,必须根据地域特色整合资源,才能做大康养产业蛋糕。 根据《中国康养产业消费趋势报告(2025)》所发布的康养产业市场结构来看,中医药康养以19%、康养旅游以11%、医疗康养以10%的份额领跑。这也为青岛的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青岛拥有众多著名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25处,滨海休闲、温泉疗养、山地养生等主题线路成熟完善,能够针对性满足不同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拥有青大附院、青岛市立医院等优质三甲医院,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数量较多,且设有青岛大学医学院等6所医学类高校,医疗人才充足。 与此同时,青岛康养设施完善,已建成养老机构300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286家)、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4处、村居养老服务站1300余处,基本实现“15分钟医养服务圈”全覆盖。

泰康琴园社区配套设施齐全。
这都是青岛康养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青岛还需要在发展规划、政策保障、产业融合上“多点发力”。 在发展规划上,青岛将加快发展康养产业纳入未来5年青岛民政重点工作,明确加快发展康复医疗、康养旅游等产业。政策保障上,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青岛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增强养老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高品质康养社区;《青岛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老年旅游产业发展,鼓励旅游平台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的专属旅游路线。 而在促进不同产业形态融合落地上,市民政局正牵头谋划“康养+旅居+N”的康养新模式,拟构建山海生态康养特色、历史文化康养特色、都市活力康养特色、田园休闲康养特色四大旅居康养特色场景,全力打造“候鸟式”康养旅居北方基地,积极探索旅居康养发展路径,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泰康琴园社区的入住者在春天组织写生。贾臻 摄
为进一步延伸康养产业消费链,青岛还将推出以“山海康养·青岛印象”为主题的康养路线,结合青岛文化特色以及康养旅居时长推出春夏秋冬四季康养旅居线路,培育开发康养旅居菜单式组合模式,推出温泉康养、山地康养、滨海康养、田园康养等不同主题的组合产品,遴选100家场所纳入康养路线,对接“青岛好品”特色产品供康养旅居老年人选择,培育挂牌一批国家级康养旅居基地。 此外,青岛的康养“朋友圈”也将不断扩大。青岛通过打造南北旅居康养“候鸟计划”试点工程,以青岛为枢纽,设计“夏避暑·冬暖疗”双主题线路。夏季联动黑龙江推出“山海深呼吸”气候疗愈套餐;冬季联动海南,开发“候鸟南飞”暖冬康复疗程,共同探索康养协同式发展新模式,助力青岛康养产业“破阵出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